及笄年华是什么意思?“及笄年华”意思是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,未订婚者二十而笄,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。出处 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女子十有六年笄。”近义词 豆蔻年华 成语用法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拼音 jí j。
及笄年华是指多少岁,古代女子的年龄称谓,按从小到大的排列
1、及笄是指多少岁。及笄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,用笄贯之。汉语词语,拼音是jí jī,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《礼记·内则》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”,“笄”,谓结发而用笄贯之,郑玄注:“谓应年许嫁者。女子许嫁,笄而字之。
2、及笄之年是多少岁?及笄之年指的是女子年满十五周岁。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,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;未许配的,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。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,用笄贯之,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,出自《礼记·内则》,及笄中的“笄”字指的就。
3、15岁被称为什么年华。15岁称为及笄年华,中国古代女子到15岁时,要举行笄礼,把头发盘成发髻,再插上簪子,表示成为成年人。到后来,清末民初的女子习惯,幼女留双短辫,少女梳单长辫,成年妇女挽发髻。束发结簪表示已为人妇,为处女生涯的。
4、及笄是什么意思。及笄的意思:古代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,戴上簪子。后借指女子年满15岁。读音:jí jī。出处:《仪礼·士昏礼》:女子许嫁,笄而醴之,称字。引证:《旧唐书·后妃传下·女学士尚宫宋氏》:“生五女,皆聪惠,年未。
5、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。15周岁。及笄,亦作“既笄”。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,用笄贯之,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,如“年已及笄”。语出《礼记·内则》“女子……十有五年而笄”。“笄”,谓结发而用笄贯之,郑玄注。
及笄年华是指多少岁,古代女子的年龄称谓,按从小到大的排列
1、豆蔻和及笄分别多少岁。“及笄年华”意思是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,未订婚者二十而笄,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。及笄之年可表示为十五岁女孩。古代女子在十五岁时,若已许配,就束发戴簪,若未许配,就在二十岁时束发戴簪。自周代起,规定。
2、为什么女子十五岁叫“及笄”?中国古代女子不一定是结婚后才盘发的,古代女子到15岁时,要举行笄礼,把头发盘成发髻,再插上簪子,表示成为成年人。这是为什么古代把十五岁称为“及笄”到后来,清末民初的女子习惯,幼女留双短辫,少女梳单长辫,成年。
3、描写女子年龄的词语。及笄年华:及到,笄,古代盘头发的簪子,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,未订婚者20而笄,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。 花信年华:花信,开花的信息,指花期,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,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。 待字闺中:指尚未出嫁的少女。
4、古代女子十几岁称呼。豆蔻年华:唐杜牧《赠别》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年华二月初”,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。二八年纪:即十六岁,指年轻美丽的女子。破瓜之年:把瓜破成两个八字,即二八之年,指女子十六岁,或指八八六十四岁。及笄年华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