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138百科网 > 知识 > 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,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出自

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,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出自

来源:互联网分类:知识发布时间:2025-03-24 10:33:15

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,这个典故出自哪里?讲的是什么?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出自《短歌行》的最后两句,是东汉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曹操所作。曹操不但是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,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。短歌行原文 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

1、曹操吃了一口饭倒吐掉以迎有一个贤士这个故事是什么啊。这个故事说的是西周的周公姬旦而不是曹操,名字叫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,不过这个故事出自曹操的诗《短歌行》,据说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能之士,接见求见之人,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,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以免错过。

2、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典故的内容是什么,什么含义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--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(周公见到贤才,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,马上接待。《史记》载周公自谓:“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犹恐失天下之贤。”),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。

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,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出自-第1张

3、周公吐哺的故事。起来接待贤士,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。你到鲁国之后,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。 周公礼贤下士,求才心切,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,急于迎客。后遂以”周公吐哺”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
4、周公吐脯的典故?《史记。鲁周公世家》记载,周公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,唯恐因接待贤士迟缓而失掉人才。周公,指的是周王朝的姬旦。他的理论主张为后来的儒家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
5、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出自曹操的哪首诗?原文及译文是怎样的?曹操《短歌行》一诗的最后说: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引用了“周公”的典故,出自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,原文是:“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”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,一次沐浴。

1、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是谁么意思?是指周公(周朝的辅政大臣姬旦,周文王他弟,周武王他叔)每次在吃饭时听说有人来投靠朝廷就把嘴里的饭吐出来去接待客人(好恶心),表现了周公的求贤若渴,礼贤下士。

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,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出自-第2张

2、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意思。曹操在《短歌行》里,借用周公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之心的两句是: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。这四句画龙点睛,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,希望人才都来归我,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。“周公吐哺”。

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,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出自-第3张

3、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,什用什么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。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出自东汉文学家、诗人、军事家曹孟德——曹操的诗歌《短歌行》。“周公”两句画龙点睛,明明白白披肝沥胆,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,点明了全诗的主旨。关于“周公吐哺”的典故,据说周公自言:“吾。

4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解释。意思是: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,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。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出自东汉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和诗人曹孟德——曹操的诗歌《短歌行》。《周公吐哺》典出 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成王封伯禽(周公之子)于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