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138百科网 > 知识 > 假道伐虢,假道伐虢的含义

假道伐虢,假道伐虢的含义

来源:互联网分类:知识发布时间:2025-03-18 12:24:21

假道伐虢的意思。假道伐虢 【成语名字】假道伐虢 【汉语拼音】 iǎ do fá guó 【近义词】: 过河拆桥 、得鱼忘筌、忘恩负义、兔死狗烹、见利忘义、恩将仇报、卸磨杀驴 【反义词】: 感恩图报、没世。

1、假道伐虢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?【释义】: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。【字词】:假,借。伐,攻打,讨伐。【出处】:《韩非子》: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而伐虢,大夫宫之奇谏曰:“不可。唇亡而齿寒,虞虢相救,非相德也。今日晋灭虢。

假道伐虢,假道伐虢的含义-第1张

2、假道伐虢是什么意思。汉语成语,是指向对方借道为名,行消灭对方之实。假道,是借路的意思。伐,是攻占的意思。虢,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。用于军事上,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,去消灭乙,达到目的后,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。用于军事上,其意。

假道伐虢,假道伐虢的含义-第2张

3、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。假道伐虢,是指借道为名攻打敌人的一种军事策略。具体来说,它适用于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,当敌方强迫他屈服的时候,我方要立即出兵,显示实力,给予援救。这个计谋名字的由来源自于春秋时期,晋国的荀息请以屈产之。

4、假道伐虢的典故。假道伐虢是指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了打败强敌虢国,故意采取迂回绕道的战略行动。这种假借他国道路的策略最终使得虢国大军分散、失去守备,为晋军顺利攻占虢国提供了机会。假道伐虢的典故源自《左传》中的记载,解释如下:晋文。

假道伐虢,假道伐虢的含义-第3张

5、36计的里的 假道伐虢是什么意思?假道伐虢指的是先利用甲做跳板,去消灭乙,达到目的后,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,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,行消灭对方之实。假道,是借路的意思。伐,是攻占的意思。虢,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。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:春秋。

1、三十六计中的“假道伐虢”是什么意思?假道伐虢:假道,是借路的意思。语出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晋荀息请以屈 产之乘,与垂棘之壁,假道于虞以灭虢。”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,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,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 态,把力量渗透进去 。

2、假道伐虢是什么意思?“假道伐虢”是从《史记》中传承下来的一个成语,意味着以假的 *** 去征服一片土地。相传西周时期,武王率领军队攻打商朝,他们选择了一条不常走的小路,把守关卫兵错过,最终成功攻占了商都,取得了胜利。这个成语不仅在历史。

3、“假道代虢”什么意思?“假道伐虢”原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历史事件。“假”是借的 意思,“道”就是道路,“虢”是春秋时代的一个清候国名。 语源出自《左传》,是从“假道于虞以伐虢”这句话演变而来的。据记载,公元前658年,晋国已经成为。

4、《三十六计》混战计·假道伐虢原文及翻译。《三十六计》混战计·假道伐虢原文两大之间,敌胁以从,我假以势。困,有言不信。注释及按语注释 ①两大之间,敌胁以从,我假以势:假,借。句意为: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,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。

相关攻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