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笄是什么意思解释。及笄:指女子年满十五岁。及笄,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:jí jī,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,用笄贯之,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及笄: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“及笄”,也称“笄年”。笄是簪子,及笄,就是到。
1、及笄是什么意思。“及笄”的意思是女子满15周岁。拼音 “及笄”:jí jī。出处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,身材长成,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”。明·朱鼎《玉镜台记·议婚》:“润玉年已及笄,
2、及笄是什么意思。及笄的意思:古代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,戴上簪子。后借指女子年满15岁。读音:jí jī。出处:《仪礼·士昏礼》:女子许嫁,笄而醴之,称字。引证:《旧唐书·后妃传下·女学士尚宫宋氏》:“生五女,皆聪惠,年未。
3、及笄是什么意思解释。及笄的意思是:女子年满十五岁。【拼音】jí jī。【基本释义】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(笄:束发用的簪子。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,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;未许配的,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)。【出处】《礼记·内。
4、及笄是什么意思。及笄: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。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,就把头发盘起来,并用簪子绾住,表示已经成年。“及笄”即年满15岁的女子。及笄:指女子十五岁。一般在十五岁举行,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,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。冠。
5、及笄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。及笄的读音是:jí jī。意思是:指女子年满十五岁。及笄,汉语词语,拼音是jí jī,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,用笄贯之,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,如“年已。
1、及笄的意思?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“及笄”,也称“笄年”。笄是簪子,及笄,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,《仪礼·土昏礼》:“女子许嫁,笄而礼之,称字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女子许嫁,……十有五年而笄。”则又指出嫁的年龄。
2、及笄是什么意思。”两边合起来解释就是,女孩子在十五岁的时候“及笄”,及笄是用笄束好头发,代表这个女子可以许配人家了。及笄是要举行笄礼的,这是汉族女孩子的成人礼,也俗称“上头”、“上头礼”。笄,就是指簪子。从周代就规定贵族。
3、及笄礼是什么意思。及笄是指古代女子长到15岁时,将头发扎起来,带簪子的一种仪式,说明女子已经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。及笄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,笄,束发用的簪子,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,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;未许配的,二十岁。
4、及笄怎么读拼音 及笄的意思。及笄的拼音:jí jī。及笄,汉语词语。又叫“既笄”。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,用笄贯之,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,如“年已及笄”。总角:幼年的儿童,头发上绾成小髻髻。《。